六十年代平凡生活作者:教育學原理文案:早應投胎轉世的宋慧娟被困在一座小院里,親眼看著她的孩子們病的病,死的死,她恨極了那個冷心薄情的人。他,陳庚望,是同她過了幾十年的人,也是她那孩子們的爹。可他騙了自己一輩子,對他們受盡苦難的孩子從不肯伸手幫一把,他只在意自己的名聲。一朝醒來,宋慧娟重生了,她回到了一切最初的時候,她期盼著自己能逃離陳家,改變孩子們的命運。天意弄人,她被困住了。宋慧娟逃不脫,只她的那顆心早已經死了,再強求不來,她那面上仍淺帶著笑,生下孩子,操持著一家子的衣食住行。多年煎熬,孩子們成家立業,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過,代價是她的一輩子。【食用指南】1平凡現實向的年代文生活,全文味苦。2文中人物觀點不代表作者觀點,切勿上升高度。3文中所出現的姓名,地點等皆為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4小說僅是小說而已,希望大家多多包容,友好看文,請勿當真,不喜歡可以直接退出,不必勉強。內容標簽:種田文 重生年代文 正劇日常現實主角:宋慧娟、陳庚望一句話簡介:被困住的一生立意:平凡人的生活也是生活。一個稀疏平常的日子,濛濛細雨伴著夜色的昏暗,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著。在這樣的日子里,街道上還零散著幾個人影,匆匆奔向一個小院。宋慧娟看著熟悉的身影,往下飄了飄。她已經死了,病死的。有十多年了,也困在這小院里十多年了。可能是老天爺可憐她,叫她死后沒上黃泉,留在這兒能再看看孩子們。如今孩子們回來,是那個糟老頭子也要走了,到時候了。他比自己命長,多活了十七年吶。宋慧娟說不清楚他這些年到底是享了福還是遭了罪,可眼睜睜看著老大生病,老四自殺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她沒辦法不怨陳庚望。要是他好歹伸把手幫幫忙,孩子們也不至于病的病,死的死。她飄不出這個院子,連老大重病和老四自殺的消息也是聽見大閨女給陳庚望打電話才知道的。老大是生在那八月收玉米的地頭的,她挺著大肚子干活累的,老大生下來身子骨就弱,老四倒是生在好時候,可一輩子到了也沒個好結局。雖說她死的早,可到底也費盡心力操持著孩子們一個個成了家,怎么也沒想到會變成如今這個模樣。這輩子也沒再見老四一面,連墳頭也沒見過一回了。這幾個孩子牽掛得她心里疼得直流血,流多了也疼得麻木了。青磚灰瓦建的房子在周圍一眾新起的水泥房里顯得格格不入,這是四十年前分家蓋的房子了,如今也上了年頭,時常漏雨。宋慧娟飄進堂屋,那屋里的擺設跟自己走之前沒什么大變化,只是越來越亂,看著也越來越凄涼。她死以后陳庚望沒再續弦,那時候自己都五十五了,何況他還比自己大了六歲,找也不好找,更何況他又是個要面子的人,也不會再找。宋慧娟看著那床上奄奄一息的陳庚望和圍在床邊的三個孩子輕聲交談著。她聽不大清楚,但她知道那是在交代后事了。宋慧娟看著眼前的一幕并沒什么悲傷,甚至有些麻木,雖說兩人過了三十多年,可那點子情意早磨沒了,就算她曾經還有什么也都轉化成恨意了,恨他沒照看好孩子們……宋慧娟沒再停留,就那么輕飄飄的被一陣風吹出來,她也操不了心了。她這一輩子沒享過啥福,一輩子都是圍著這個小院子過著,年輕的時候是陳家的大媳婦兒,任勞任怨掙了十來年的公分,即使她明明知道婆婆偏心也不能說什么。伺候老的,照顧小的,外加上這個糟老頭子,這還不另算上陳庚望那兩個弟弟并一個妹妹。好不容易到老了,又接著給兒子們照看孫子孫女,一輩子沒享過丈夫的福,也沒享上孩子的福,一顆心也不知道掰成了幾瓣,早不知道成什么樣了。晃晃悠悠的,越飄越遠,竟然出了那小院。
——迷迷糊糊的宋慧娟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惹得人心煩,只想趕緊飄走,可睜眼一看,入目的是草泥墻,草垛頂。宋慧娟兩手抻著坐起來,倒看見旁邊趴著個瘦弱的小姑娘,穿著件灰布衣裳。“娘!娘!大嫂醒了…”宋慧娟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只見那小姑娘急急忙忙跑出去喊娘去了。宋慧娟上上下下打量著屋子,草泥和的墻分外顯眼,床尾放著一口樟木箱子。這不是當年沒分家之前和陳庚望住的西屋嗎?怎么會在這呢?沒等她下床瞧個清楚,轉而進來了一個中年女人,拐著一雙小腳。宋慧娟仔細打量著來人,這是她婆婆張氏,后面跟著那去而復返的小姑娘,是陳庚望的小妹陳如英。可這不是好幾十年前的人了嗎?婆婆張氏早就去世了,小姑子也早出嫁了,怎么一睜眼的工夫都年輕了?宋慧娟還沒弄明白眼前的狀況,腦子里亂的像線團一般。“咋樣?身子有啥不得勁嗎?”這時張氏已經說著話坐到床邊,掩不住滿臉的笑意。宋慧娟還沒明白眼前的情況,思緒雜亂,她只低著頭也沒搭腔。張氏見狀倒有些緊張:“真沒事吧?有事可得說啊。”仔細看了看,大媳婦不像是有什么事,只怕是累著了,一時半會還沒緩過來,又補充道,“好好的養幾天就能好哩。”“小侄子,我是姑姑,”陳如英趴在床上隔著被子輕輕摸著宋慧娟的肚子。宋慧娟聞言猛地抬頭,又看著婆婆張氏滿臉的笑容,不自覺地捏了自己一把。疼!會疼,這不是夢。“你這孩子咋了?不是真有啥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