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起,沒有家眷的,就四五個人成一家,分到一座氈帳中去。對于新來這些人,狄霄完全一視同仁,要分田的去找可敦做記錄,留在兵營里的,則和族兵享受同樣待遇。念及他們初來乍到,每人還能分得三袋面粉,稍微省著點吃,足夠吃到來年開春了。在這之后,狄霄又把族內士兵打散,除首領還是他與蘇格勒等四人外,其余各小隊大隊的小隊長全部更換,或是原本的族兵,或是在之前戰場上表現比較突出的草原兵。s半月調整后,一支新的拔都兒部大軍徹底整合完畢。等將族里的一切事宜調度安排好,已經是十月底了。這段時間,無論狄霄還是明窈,多在外忙碌,不僅陪孩子的時間少,就是兩人單獨相處的時間都寥寥。隨著狄霄留在王帳的時間越開越長,明窈敏感地意識到什么。十一月初,狄霄再帶族兵出征。此行除他之外,蘇格勒也將隨軍。他帶走了族里所有男兵,原有的一千族兵,和后面收整的四千草原兵整個在一起,也是一支浩浩蕩蕩的威武之師。jsg族人們早就見過這些草原兵,如今再見,仍覺震撼。當有人問出:“可汗帶了這么多人……是要去做什么?”明窈這回沒再隱瞞,而是輕輕說:“是去尋一片沒有壓迫沒有暴虐的草原。”整整六千多人的大軍從拔都兒部出發,中途在嘉晟關外稍停,幾日后,來自四皇子的四千援軍并入隊伍中。至此,整支大軍湊齊萬人,另有戰馬兩千匹,糧草五千擔。在足夠的兵力壓制下,已不需計謀等等。狄霄將這支大軍分成三隊,分別由他、蘇格勒和另一大瑜將領帶領,從左中右分三路夾擊,從靠南的部落開始,逐一擊破。這兩年草原與其余兩國的戰火蔓延,草原上的兵力多被調去了前線,以至大多部族之內防守薄弱,面對這等突發狀況,完全找不到援軍。狄霄不敢輕易與齊齊比齊硬碰硬,但一些邊緣些的部落,在這一萬大軍的壓制下,罕有還手之力,不過三月時間,十三部破五余八。連破五部后,狄霄就此止步。他轉頭回去,將這五大部族的人員重新進行調整,主要還是將奴隸分出來。這些人飽受欺壓,對其余人的怨念不可謂不深,眼下只是因為有狄霄壓著,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可等大軍一走,還不知他們會做出些什么。多番考慮之下,狄霄決定帶他們一起離開。五部的奴隸加起來足有三四萬人,要是想完全并入拔都兒部,實在為難了他們的領底面積。最終他決定:“若有想入拔都兒部舊城者,可選擇隨本汗回去,若想在外面另起新城的,也可以從頭開始,但不管是回京城還是建新城,本汗可以保證,所有人所受待遇,一律相同。”有些人對舊城已經完善的生活方式心動,也有人怕去了舊城會被欺負。總歸距離返回拔都兒部的時間還久,他們有著足夠的時間做出選擇。至于新城的選址,實際和舊城也是緊挨著的,所謂新酒城其實還在一處,只是這樣叫起來,比較容易區分罷了。除去這三四萬奴隸外,另外還有七八萬普通人。這些人也將離開原本的部族,一律南遷。只是這些人并不一定要去南部草原,且看大多數人的想法,或是一起跟著去南邊,或在中部草原安家。然無論是去南部草原的,還是在中部草原安家者,從今以后,再無什么木蘭部落鐵罕兒部,他們統統變成另一個名字——拔都兒部。而那些木蘭部落鐵罕兒部的子民,也只會成為拔都兒部的族人。五月中,恢宏浩大的大遷徙再現。狄霄帶領奴隸身族人出發,走在最前,在他們之后,由族兵作為間隔,再后面的,則是蘇格勒帶領的普通族人。他們一路向南,在兩個月后,到達中部草原。蘇格勒留下兩千族兵,還有大瑜來的將士幫襯著,帶領留在中部草原的族人建設新的聚居地。而狄霄帶領剩下幾萬人繼續南下,又過兩月,方抵達拔都兒部外。在城墻上值守的女兵望見遠處黑壓壓的人頭,還以為是有什么大軍來襲了。卻見狄霄策馬上前,在城門下脫掉盔甲,露出面容。女兵靜默一瞬,旋即大喊:“可汗回來了!快,快通知可敦!”陣陣喧囂后,無數聽到消息的族人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