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議事的這些人里,屬阿瑪爾跟著狄霄的時間最長,他們兩個算是一起長大的,后來與大越交戰,兩人也是一起入了聯盟軍。在阿瑪爾的記憶中,這個比他還小兩歲的首領,不論做什么決定,鮮少會有失誤的時候,就算是他不能理解的某些決斷,也多半是他的錯,而非首領的。許久,阿瑪爾問:“首領是覺得我們現在的耕作方式不好嗎?可你說的……均田?我記得是叫這個吧,真的有那么好嗎?”本以為狄霄會很肯定地說是,誰知狄霄搖了搖頭:“我不知道。”“啊……”阿瑪爾一下子愣了。狄霄說:“就像之前決定遷徙之大瑜關外時一樣,我并不知這邊情況,也不知放棄就近,而選擇大遷徙是好還是壞。”“如今我想改變耕田方式,嘗試均田制,亦是如此。”阿瑪爾呢喃:“可是,大遷徙是好的,這里一點不比原來的部族差,就連大瑜對我們的態度也多是包容接納,比大越好了太多。”“那,均田制也會這樣嗎?”蘇格勒忽然問。在場三人里,屬狄霄了解的最多,但他也沒有親身經歷過,聽著好的,真正實踐起來,誰也沒法保證結果。看著阿瑪爾和蘇格勒,狄霄問:“你們可知大遷徙一事,是誰提出來的嗎?”阿瑪爾天真道:“不是首領嗎,還能有誰啊?”既然狄霄問出這話來,明顯就不是他了。蘇格勒神色一怔,遲疑半晌:“是……公主對嗎?”狄霄微微頷首,肯定了他的猜測。想來也是,大多數草原游牧族只知大越,對南部根本連聽都沒聽過,若非從其他渠道有了了解,狄霄又如何能知大瑜關外之合適。阿瑪爾長大了嘴巴:“首領當初,可沒有說這是公主的主意。”“是為了保護公主吧。”蘇格勒很快想明白緣由,“畢竟涉及一族生死大事,若是首領的決定,就算真的出了事,念在與首領的多年情誼上,族人們也不會過分呵責,但要是提出大遷徙的人是大越公主……”也就是明窈在族中聲望好些,要是來個與族人不親的,恐在她才提出來的時候,就會被族人們認作不懷好意,生生撕了她。蘇格勒看著狄霄:“所以這均田法,也是公主提出的嗎?”“是我問的。”狄霄攬了一部分責任,“眼下拔都兒部近萬人,之前收割青麥時我就覺出兩分不對,后來翻耕更是如此。”“族中土地就北面那些,便是再多,真的能用得上六七千人嗎?”“有那勤懇老實認干的,難保不會有懶散懈怠的,就算前兩年沒有,更久之后呢?等族里的生活穩定下來,春耕,狩獵,便是人們生活的全部了。”說的更難聽一些,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既然干活與否都有得吃,為何要多費這把子力氣,給自己徒增煩惱。這些道理,隨便誰都懂,只是一直沒有人提,就被大家忽略去了。狄霄話音微頓:“均田法……蘇格勒你是見過風錦關盛景的,大瑜已推行了百年的均田法,你覺得,能在拔都兒部同樣適用嗎?”王帳內一時緘默,狄霄去旁邊燒水,等明窈回來才好有現成的熱水用。而阿瑪爾和蘇格勒還坐在桌邊,不時側頭,小聲嘀咕著什么,阿瑪爾上回沒能跟著一起去風錦關,聽去過的族人說了許多,又是遺憾又是羨慕。如今又聽蘇格勒說:“風錦關的百姓啊,我們還請乞丐辦過事,可就算是城里的乞丐們,都個個有衣穿,聽說每月月中月末,朝廷還會施粥放糧。”“首領不也說,可以征收糧稅,到時候族里有吃不上飯的,就可以由族里分發米面糧食,就算不如其他人過的滋潤,也不會受餓受凍。”阿瑪爾道。然他說著說著,對上蘇格勒似笑非笑的表情,猛地回過味來——等等,他在說什么!蘇格勒笑:“如此說來,你是支持均田法了?”“……”阿瑪爾不吭聲了,偷偷往狄霄那里看了一眼,只能瞧見男人守在小爐前的寬厚背影,他的一頭烏發散在背后,只用一根彩繩半束著。沒過多久,爐上的熱水燒開了,狄霄又往小爐里添了一把柴,小火溫著,擦凈手上的煤灰,這才往回走。他斜眼問:“還不走?我帳里沒準備什么吃的,也就夠我和公主兩人吃。”“首領趕人也不用這樣直白吧。”蘇格勒開了個玩笑。見狄霄實在沒有留人的意思,兩人也不留下討嫌了,只臨走前,蘇格勒說:“若真如首領所言,耕種方式改革,我持支持態度。”不過小半個時辰,他完全改了看法。阿瑪爾仍有些不清楚,但看對面兩人都說了好,也跟著說了句:“那我也支持,首領決定就好,不管首領要做什么,我都聽你的。”狄霄神色淡淡:“再說吧。”偌大一個部族,小一萬號人,若只他們三個愿意,也不頂什么用。兩人走后沒多久,明窈帶著厚厚兩沓黃紙回來了,后面還跟著狄宇,狄宇懷里的賬簿更多,足足堆滿王帳一角,才把所有賬簿放下。“這些?”“這是我跟嫂嫂新統計出的糧食余量,按照米面肉菜四個種類做的合計,今天只做了記錄,后面我們再算總量。”自掌管了倉房后,狄宇眼見著成熟了許多,雖然偶爾還會跟同齡的孩子們打鬧,但只要一進到倉房,身上的頑皮就會全部收回去,一本正經的,瞧著可靠了許多。狄霄問了兩句,贊許地點了點頭:“你們先坐,我去拿午膳。”“我一起吧。”狄宇剛坐下,聞言又站了起來。狄霄卻沒同意,幾步走出王帳,等明窈他們洗好手,他也帶著午膳和碗筷回來了。今天的午膳還是托了族人幫忙,一份小炒鴨肉,一份土豆燉羊肉,然后就是三碗沖泡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