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連忙態度端正地認了錯,李氏現在沒有在任家老宅的時候那般沉悶了,話多了起來,不過也喜歡跟女兒嘮叨了,任瑤期也不知道這情況是好還是壞,反正她一聽李氏念她就要頭大。
等李氏終于不念了,任瑤期才問喜兒道:“京都來的是哪一位裴大人?”
喜兒對南邊朝廷官員并不了解,聞言想了想才道:“奴婢也不清楚,不過之前聽少爺的小廝說這位裴大人來頭還挺大的,是皇帝的先生呢。”
任瑤期聽了不由得有些愣怔,難道真的是先生來了?
上一世裴之硯確實是來過燕北,具體是什么時候來的任瑤期卻是不知。不過肯定不是與這一回過來的原因不同,因為上一世太后根本就沒有派人來參加千金宴。
裴之硯對任瑤期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
上一世任瑤期名義上是他的侍妾,兩人雖然并無夫妻之實,但是相伴多年,情分深厚。她并沒有嫁人的打算,原本以為自己會一直陪著他過完剩下的年歲。只是某一日她小病了一場,昏昏沉沉的再度醒來的時候就回到了自己十歲的時候,上一世的種種恍然如夢。
李氏見任瑤期心不在焉,以為她是累了,便讓她先回去休息,等用午膳的時候再過來。
任瑤期心里確實是有事,聞言便退下了。
回到西廂之后,任瑤期想了想,還是派了蘋果去找袁大勇打聽一下外頭的消息。
任瑤期九月出嫁,她把蘋果和袁大勇的婚期定在了六月,等她出嫁的時候,袁大勇和蘋果作為她的陪房跟她去燕北王府。對于這個安排,袁家人自然是一千個愿意的,不得不說袁嫂子的眼光還當真不錯。
雪梨和祝若梅的親事她也是應了,至于婚期她則是讓祝家的人自己定。祝若梅現在已經被提為副尉,雖然官職并不大,但是也是正正經經的武將出身了,雪梨嫁給他身份自然也不同了。這時候雪梨才知道為何任瑤期會讓她晚一年出嫁,心里不由得越加感激。最后,雪梨和祝若梅的婚期也定在了六月。
任瑤期身邊的幾個大丫鬟,新提上來的平夏和千蘭年紀還小不急婚配,桑椹也只有十五歲,還可以留兩年。蘋果若不是一早就被袁家看上了,任瑤期其實也舍不得讓她早嫁。
這一日,云陽城里很熱鬧。云陽城的民眾們,對千里迢迢趕來燕北參加千金宴的閨秀們十分好奇,雖然這些閨秀們進城的時候都待在馬車里讓他們無法目睹到芳容,不過他們還是圍到了城門口去看熱鬧。
不過云陽城里的守衛不少,尤其是今日這種時候,被派出來執勤的守衛更是兢兢業業,所以看熱鬧的人群雖然算得上人山人海,卻也沒有出什么岔子。不過據說那些閨秀們有幾位被燕北人熱情好客的樣子嚇到了,加上一路的車馬勞頓水土不服,生了病。
外頭熱鬧,云陽城里的任家卻是如同平常一樣,因為周嬤嬤一早就有吩咐,沒有人敢偷溜出去瞧熱鬧,都安分地很。
到了快傍晚的時候,袁大勇那邊還沒有遞消息過來,任益鴻倒是先回來了。
任益鴻來內院見任時敏的時候,任瑤期也去了正房。
任瑤期過去的時候,任益鴻正與任時敏說著今日的事情。
“…人太多了,兒子差點與幾位同窗走散了,可惜還是沒有見到那位裴先生。”任益鴻說這話的時候,語氣還有些沮喪。
任瑤期插話道:“哪一位裴先生?”
任益鴻抬頭看道任瑤期,喚了一聲二姐,然后回道:“是裴之硯裴大人,前陣子聽說因故被貶了官,這次他自己請纓陪同那幾位小姐來燕北。書院里不少人都看過他寫的那本《翰墨注》,敬仰得很,所以聽說他來云陽城了,便想去見一見。”
裴之硯的《翰墨注》任瑤期自然是知道的。翰墨是裴先生的字,裴先生考狀元之前就已經是讀書萬卷,當年他喜歡每看一本書就下一些體會和注解,經年累月的積累起來便成了十幾本冊子,這些冊子原本只是他的幾個友人借過去看看,后來等他成為帝師之后,這些冊子不知怎么的就流傳了出去,成了讀書人口中的《翰墨注》,連燕北的書生們都找來拜讀過。
原來真是裴先生來了。
即便任瑤期之前就已經有了些心理準備,可是聽到任益鴻這么說,心情還是有些起伏。
任時敏也是知道裴之硯的,他說道:“聽聞裴先生與徐山長關系極好,等他來了肯定會去云陽書院,你也不是沒有見他的機會,何必心急如此。”
“怎么先生今日沒有到嗎?”任瑤期聽任時敏這么說,不由得問道。
任益鴻搖頭:“聽說路上有一位官員病了,離船上岸之后裴先生就提出與這些閨秀們分開走,他則留下來照應那位病了的大人,所以大概要晚幾日才能到云陽城。”
第416章
稍晚些的時候,蘋果也從外院帶了袁大勇打聽到的消息進來。
京城來的十位閨秀都已經被安排在了燕北王府旁邊的一座別館里,燕北王府還派了不少侍衛給予保護,有兩名閨秀在船上的時候就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