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婆子看著任瑤期的身影漸漸走遠,搖了搖頭,嘴角泛出一絲苦笑,讓她那張長滿了皺紋的臉看上去更加滄桑。
“祖母?”水艾有些怯怯地扯了扯羅婆子的衣袖,小聲喚了一聲。
羅婆子回過神來,粗糙的大掌摸了摸孫女的頭,憐愛地道:“不是交代過你很多次嗎?進了府要乖乖的,不要亂說話,不要做錯事?!?
水艾見祖母恢復了往日的慈愛,不解地問道:“祖母,我瞧著這位五小姐人很好啊,為什么您寧愿讓狗咬傷了自己也不愿意進府來?”
羅婆子嚇得一把捂住了孫女的嘴,看了看左右,見只有祖孫兩人在才松了一口氣,壓低聲音叱道:“說了讓你說話小心,你怎么就是不聽,是要等我們祖孫倆丟了性命去才后悔嗎!”
水艾被罵得有些委屈,卻還是低頭認錯:“祖母我錯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您別生氣氣壞了身子?!?
羅婆子卻是看著周圍的景象,目光衰老哀戚,口中喃喃道:“該來的總會來的?!?
第134章特殊待遇
云陽城的賽龍舟是燕州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年的端陽節燕州的世家大族都會集聚于此。
任家的馬車從白鶴鎮出來的時候,官道上已經有不少出行的馬車。不過像是任家這樣出動二十幾輛馬車的人家還是少數。
抵達云陽城時已是上午的巳時,天光雖已大亮卻也不至于熱得讓人受不住。
因天氣漸熱,任家的馬車用的是透氣的紗簾。從進城門開始,任瑤期的目光就一直投注在外。雖然只能看到隱隱綽綽的行人和車馬,聽到市井中各種嘈雜的聲音,她也能感覺到作為燕北第一大城的云陽城的繁榮之景。
當初遼人南侵之時遼王曾力排眾議想過要將遼國的京都南遷到云陽城,可惜還未達成就被第四任燕北王蕭岐山趕出了燕云十六州,定都云陽城成為了遼王的臨終遺愿。
對于云陽城,任瑤期是很陌生的。上一世只有年紀尚幼的時候隨母親來過幾次,長大之后反而很少有機會能出行。她與她母親李氏一樣,在任家是被忽略的存在。最后一次她想要逃到云陽城外祖家尋求庇護卻是還未進城就被半路攔截了。
任家的馬車緩緩穿過了云陽城最寬敞的主干道路,進入了內城。
“馬車這是要到哪兒?”任瑤期問任瑤華道。
任瑤華有些奇怪地看了任瑤期一眼,隨即才想到任瑤期這還是第一回來看賽龍舟。
“龍舟先需要下水,正式的賽事要到下午才開始。我們這是要去任家在云陽城的別院,這幾日都要住在別院里。”
任家在云陽城里有宅子任瑤期倒是知道,她也曾經去過。
前面的馬車停了下來,任瑤華掀開簾子看了看:“是姑母要回林家了,與我們走的不是一條道。”
果然,在幾輛馬車離隊之后。任家的馬車又動了起來,行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最后停在了一扇紅漆的蠻子門前。這是別院的正門,門開的不大,不過任瑤期記得這座宅子其實是個四進的寬敞大宅子。
在出行之前已經安排好了個人的住處,所以任瑤期和任瑤華一下了馬車就被婆子領著去了第三進的西廂,姐妹兩人一起住在了西廂北面第一間。房間很寬敞,一應家具俱全,房里的一些用具有一些還是任瑤期平日里用慣了的,可見是在她們進來之前布置過一遍。
任瑤華對這房間并不陌生。想必以前來云陽城里住的也是這一間。任老太太住的就是第三進的北房,所以第三進的西廂是條件比較好的地兒。
才安置下來,五老爺就過來請示了任老太太。然后帶著五太太林氏和一雙兒女去了老丈人家。五房的人來云陽城很少住在別院,大多數時候的住在林家。任老太太盡管心中對小兒子不滿,也不想在這會兒鬧出什么不愉快在別人面前丟了任家的臉,擺了擺手就讓他們走了。
這么一來伺候在林老太太身邊的正經媳婦倒是一個也沒有了,只有方姨娘這么個妾室。
方姨娘倒是換了一身衣裳就打算去老太太身邊伺候著。不想任瑤華已經拉著任瑤期先一步去了任老太太面前。見方姨娘來了,硬是沒有給她一個插手伺候的機會。
任老太太身邊圍了好幾個孫女還有個嫡長孫媳婦,又有一屋子丫鬟婆子鞍前馬后,到真的不用方姨娘來什么事兒。
最后任老太太看了看方姨娘又看了看任瑤華,還是將方姨娘打發回去了。
其實任老太太心里精明得很,在任家內宅關起門來她不介意給方姨娘多幾分體面。甚至讓她的風頭壓過李氏這個正室也沒關系。可是到了外頭,世家大族們聚集一處,她還真不好意思把個妾當正經媳婦使喚。她可以不要這個臉面。任家卻丟不起這個人。
所以說任老太太并不是不明白嫡庶之別,她只是分場合罷了。
任老太太發了話,中午在別院里早些擺飯,然后再出門。她們內宅婦人的只要到時候移駕就行,行程打點之事自有任家的男人和管事們。
任瑤期聽著姐妹幾個圍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