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回去吧,蠻族人最近攻擊得有點兇猛,我懷疑他們準備發起一次劇烈的猛攻,我們必須要將情報帶回去才行。”嚴明錚對著身后的人幽幽道,頓了一下他看向楊武和瘦猴說:“兩位可與我們同路?”
楊武猶豫了一下,便點了點頭道:“能與大人一起,是我們兄弟倆的榮幸。”
“好,等回去我再報答兩位相救之恩,同時向上將稟報你們這一次的功勞,你們戴罪之身便可以洗脫。”嚴明錚認真地說。
楊武很平靜地感謝了一聲,瘦猴倒是無比地期望,當初他也是含冤入獄的,能夠洗脫罪名自然是求之不得。
就這樣,楊武與瘦猴他們便隨著嚴明錚一行返回鎮蠻軍去。
路上,嚴明錚自然也表現出了對楊武的熱情,就直接與楊武和瘦猴稱兄道弟,言稱以后在軍中遇上麻煩都可以到斥侯營找他,他能夠替著解決一二。
楊武感受到嚴明錚的好意,并且對嚴明錚也沒有什么惡感,也逐漸地接受了嚴明錚的好意,畢竟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總歸是一件好事。
“對了,楊兄弟等人我擺脫了獄奴兵的身份有什么打算嗎?”嚴明錚將一袋酒朝著楊武扔了過去問道。
楊武接過了酒袋,仰起便喝了一口后笑道:“可能還留在軍中立多點功勛吧。”
其實,他心里想著是留在軍中等待著成王之日,再重返王城。
“楊兄弟這想法不錯,男兒當報效家國,在沙場上建功立業,揚名天下!”嚴明錚露出了向往之色說道。
看得出嚴明錚是一個很有家國情懷的人,他喜歡這種在沙場戰斗立功的感覺。
楊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沒有應話,他對大夏皇室可沒有多大的好感呢,建功立業這等大事他不想去想太多,他只想著成王,奪回屬于他們楊家的一切。
“爹娘,弟,你們都好還嗎?”楊武在心中重重地嘆息道。
想想,他已經是與至親分別了兩三個月,也不知道他們過得好還是不好,心中更迫切地想要再見到他們。
……
在大夏最南邊一外偏辟的小縣城,一名與楊武長得有幾分相似的少年正在一處簡陋無比的屋里給一些孩子授課。
這名少年氣質出眾,雖穿著麻衣,草鞋,可是那一股天生儒雅的氣慨怎么都掩飾不住,他持著書簡,輕搖著頭,口中如吐長河,那悠長連綿之意使得那些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
“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半個時辰過去,那少年停止了講課,諸多孩子圍在這少年嘰嘰喳喳問個不停,都對這少年老師沒有半點敬畏,只有濃濃的親近感。
少年輕撫著身邊這些孩子,一點點耐心地對他們講解著剛剛授課的精義。
孩子們聽懂之后,才一蹦一跳地離去。
少年整理了一下手中的書簡,然后背起了書袋走出了教堂。
這時,教堂外有一名穿著華麗的美貌少女正眨著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這名少年叫道:“楊文你可以來我家吃飯嗎?”
在這種偏遠小縣一個女子敢如此大膽地邀請一名少年男子回家吃飯,這絕對是一件值得轟動的事,這也表明了這女子對少年的喜愛之意。
叫楊文的少年露出了和熙的笑容應道:“多謝慕容小姐,小生還要去公堂整理文案。”
楊文不正是楊武之弟還有何人呢?
他早在三個月前高中文科狀元,是大夏皇朝的文曲星,被喻為將來有可能位列三公之一的天才少年。
只可惜,因為他哥哥楊武一事牽扯,自愿革去公明換他哥哥一條生路,所以才被發配到這不毛之地生活,沒有圣旨永世不得靠近王城半步。
“楊文就算你不去一天公堂,我爹也不會怪你的。”那叫慕容的少女含情脈脈地直視著楊文說。
楊文有禮地回應道:“不敢因私廢公。”
緊接著,他避過了慕容便朝著一個方向而去,并不理會在原地跺腳的慕容。
楊文一邊走著,一邊抬頭看向天空喃喃道:“哥,你可要好好地活著,容弟我讀出一個圣賢之道,自然可解我們一家之危。”
南北相遙,兄弟情堅!
↓認準以下網址其他均為仿冒↓
(o123=老曲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