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時序下一句卻說:“莫哭了,將你帶上就是。”
時歸有些發怔,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時序說:“回去收拾東西吧,無需攜帶太多,只件換洗衣物就好,災地情況不明,帶的東西太多,恐也不方便行動,去吧,我去書房等你。”
“我——”時歸說不出話,只知道重重點頭,用力抹了一把眼睛,不及答應,轉身就往西廂小閣樓跑。
半個時辰后,她帶著輕便的包袱返回書房。
隨后她才得知,時序雖答應她一起去南方,但并不打算讓她跟著賑災的隊伍一起走。
這也很好理解,賑災畢竟不是什么輕快的事,攜帶家眷已是私心,若再添到隊伍中,定會引外人不滿。
時序說:“我會安排時二帶你跟在后面,因災情緊急,多半會連夜趕路,但只要有停下休整的時間,我便到后面去找你,這樣可好?”
只要能跟著一起去,時歸怎樣都可以。
她只是問:“那阿爹身邊還有人嗎?叫二兄跟著你吧,我身邊有空青和竹月保護就好了。”
“無妨,此番除時五留守京城,剩余五人都跟著,把時二留給你也不妨礙什么。”
“阿歸只需記住,我帶你同去可以,但有一要求。”
“是什么?”
“不許受傷。”時序正色道,“若遇見危險,阿歸只管往安全的地方躲,你只要知道,只有你安全了,我才不會心亂,才不會出現意外,可懂?”
“我知道。”時歸輕聲說,“我知道大兄他們都會保護阿爹的,若真遇事,我一定點顧著自己。”
“好。”
轉日清晨,外頭天色剛出現朦朧的光亮,時歸就被叫了起來,她夜里本就沒睡著,一聽見外面有動靜,第一時間坐起來,匆忙整理了衣衫,便趕緊跑出去。
時二已經提前等在外面,見到她后無聲比劃的一番。
時歸了然,乖巧地牽住二兄的手,只跟前面的阿爹打了一個照面,就被帶去府外的馬車上。
寅時末,賑災隊伍啟程。
在浩浩蕩蕩的賑災隊伍后,一架不起眼的馬車不遠不近地跟著,車上一片寂靜,時歸與時二相對而坐。
第65章 二合一
如時序早前所說,南方災情緊迫,賑災隊伍需日夜兼程,隨行官兵分為兩批,輪換著驅車,馬兒也每隔三日換上一批,盡量縮短歇息的時間。
時歸這兒尚有馬車遮風擋雨,實在累了困了,就靠在車廂上歇一些,但外面的人就實在沒有什么能避雨的地方了,中途下了兩回雨,官兵給糧草遮蔽尚顧不及,哪里還有心思周全自己。
便是雨停了,他們也未攜帶換洗衣物,只管頂著烈日,身上的雨水才被曬干,緊接著又被汗水浸透,反反復復,左右不過兩日,衣裳就全干巴擰在一起。
時歸雖沒能到前面去看,可也曾聽過掉隊官兵的抱怨,等對方追上去了,她才偷偷掀開一點車簾。
只見前方的隊伍一眼望不到盡頭,趕路的士兵皆是神色萎靡,更有人磨破了足底,每走一步都要落下點血跡,又很快被黃土所覆蓋。
然而再是艱苦,也沒有一人脫逃,抱怨也就抱怨了,抱怨過后,又是憋足一股氣,悶頭往前沖去。
時歸默默看著,只覺鼻尖愈發酸澀起來。
離京第十三日,時序才算脫身過來瞧上一眼。
時二淺淺行了個禮,便自覺下了馬車,將車廂內的空間留給他們那對父女。
短短十幾日不見,時序卻是形容狼狽,上車先灌了一整袋涼白開,又是坐著緩了好一會兒,才勉強歇過神來,哂笑一聲:“到底是老了,比不得年輕人精神。”
這話如針一般,正正刺入時歸的心口。
她下意識蜷起了指尖,目光茫然片刻,好不容易才找回自己的聲音:“不,不是的……”
“阿爹不老,阿爹還年輕著。”不知是在反駁阿爹,還是在勸服自己,時歸只說了兩句,就踉蹌著伏過去。
而立之年,怎么能算老呢?
時序輕聲笑了笑,并不與她爭辯。
時歸想找些證據,證明阿爹還壯年著,然一抬頭,猝不及防瞧見了他眼尾的一絲褶皺,淺淺的,一個不留神就會忽視過去。
可既然看見了。
時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好像盯久了,就能把那刺眼的皺紋給看沒了。
直到她眼前為黑暗所籠罩,一只溫和又顯粗糲的掌心覆在她眼前,頭頂同時響起:“阿歸瞧什么呢。”
“我——”一開口,時歸才發現她的聲音竟變得干巴巴的,心里明明涌現許多話,可一句都說不出來了。
片刻,她將眼前的掌心捉下來,垂首細細看著。
若說阿爹眼尾的皺紋,是她太久沒有仔細觀察,才不知不覺長出的,也算情有可原。
可阿爹的掌心,她卻是再熟悉不過了。
就在不久前,她還牽著這只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