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的無可奈何:“啟奏陛下,臣聞萬俟使臣之言,不無道理。”
他說到能明白皇帝憐惜公主,可總不能因此惹得北地生亂,若只是犧牲一人,就能換取北地效忠,到底還是值得的。
更別說:“陛下明鑒,數年來嫁往北地公主十數人,皆登王后寶位,北地雖是寒苦,然對大周公主尊敬有加,北地或不失為一好去處。”
只聽前方響起一陣嗤笑聲,循聲望去,只見時序勾唇笑道:“紀大人將北地說得這樣好,何不將自己的女兒l嫁過去呢?”
“咱家記得,紀大人膝下正有一個適齡的女兒l吧?”
“這——”紀大人連連擺手,“臣之小女,如何能比得上皇室公主,也只有皇室公主,才能彰顯陛下對北地的看重啊。”
對此,回應他的是一方鎮紙。
這一回,皇帝的準頭可算好了些,不偏不倚,正砸在他鼻梁上,只一下就讓他仰過頭去,血流不止。
高座上,皇帝站起身,睥睨左右。
皇帝的聲音不高不低,又正好傳遍整個朝堂。
“我大周巍峨之邦,雄師百萬,何以一弱女子來換和平?”
“今日他萬俟部以戰威脅朕嫁女,來日是否就能以戰逼得朕再□□讓,乃至脫離我周氏王朝掌控?勸嫁之人是何居心!”
“朕今日就把話放在這兒l,萬俟部落休想再尚公主,和曦公主遺軀,朕也必將奪回!”
“皇室嫁女,從來只是對北地的恩賜,既是恩賜,談何求娶一說?”
威嚴莊重的聲音在頭頂響起,無數人虎軀一震。
時序微微斂目,最先跪拜:“陛下圣明,陛下息怒。”
身后百官回過神來,接連匍匐在地:“請陛下息怒——”
而北地的使臣早被浩蕩聲勢震得沒了反應,再回神時,則是一列黑甲兵士沖入殿內,不由分說地將萬俟部落使臣拿下。
皇帝厲聲道:“北地若要開戰,朕奉陪到底!”
朝會上發生的事,很快就傳遍整個京城。
當滿城百姓眾說紛紜之時,低氣壓的御書房內迎來一個意外的人。
周蘭茵被引到御書房內,規規矩矩向皇帝行了禮,看見旁邊的時序,亦微微頷首以作示意。
皇帝還在為朝會上的威脅而惱火,見周蘭茵前來,也沒什么好臉色。
還是時序代問:“不知大公主前來,有何要事?”
周蘭茵露出一個無奈的笑,似在勸說,又好像在說什么閑話:“父皇何必大動肝火,兒l臣不是與父皇說好了,這北地之苦,便叫兒l臣去受。”
皇帝一聽這話就來氣,哪怕不是第一次聽,還是忍不住重重拍桌:“北地盡是狼心狗肺之輩,憑何要朕的公主去以身犯險!”
“父皇……”周蘭茵笑著,“我們不是說好了嗎?”
“兒l臣自愿嫁入北地,要去做那最后一位遠嫁和親的公主呀。”
第59章 二合一
大概一個月前,皇陵的阿如姑姑秘密返回宮中。
阿如姑姑是自幼照看著大公主長大的,原是順妃入宮前的丫鬟,后來就換了新主子,此番順妃離世,她便隨大公主去了皇陵。
那次回宮,阿如姑姑只是代大公主求皇帝解答疑惑,其間問及北地諸事,皇帝也只當是大女兒才喪母,心有惶惶罷了,悉聲安慰了幾句,又賞賜了些綾羅珍寶,并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
誰知阿如姑姑回去后沒多久,大公主又遣了暗衛回來,祈求皇帝允她提前回宮。
因大公主仍是沒有說清緣由,皇帝雖然心生不滿,但到底也沒有太過呵責,見到暗衛的第二日,就撥了一隊御林軍,連夜趕去皇陵接大公主回宮。
一切的變動,盡發生在周蘭茵回宮當夜。
那日隨行的宮人都知道,陛下與大公主起了嫌隙,但具體是什么,還是時序過后才探查到的。
拿到當日皇帝與大公主對話的宗卷后,饒是時序見慣了大風大浪,還是不禁為大公主的言辭感到動容。
只因周蘭茵見到皇帝第一句,便是俯首祈求道:“兒臣自愿嫁去北地,請父皇應允。”
毫無疑問,皇帝當場大怒。
在這種情況下,周蘭茵卻依舊保持了冷靜,不卑不亢,將她的認知娓娓道來。
在聽到她說:“兒臣愿助父皇收攏北地,只求大周再無公主遠嫁。”
皇帝生生被氣笑:“助朕收攏北地?你可知你都是在說什么胡話,北地歸順幾十載,皇位更替也有七八人,卻從沒有誰能將北地徹底收復,不然如何代代要送和親公主去,還全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公主?”
“你一小小弱女子,能保全自身都是難得,如今竟還大言不慚,要幫朕做什么!”
“父皇!”周蘭茵拔高了聲音,“不過試一試,父皇尚沒試過,怎么就能斷言不行呢?”
“父皇盡管將我嫁出去,無需父皇多做什么,只需冷眼旁觀便是,若我僥幸事成,那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