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回給吳姐提點子已然過去近一月,吳姐依照葉流觴說的把砂石、石灰、糯米、黏土啥的混合夯實。經過一個月的反復試驗,終于在今天傳來了好消息,葉流觴得知后急忙趕過去。
“吳姐。”
“小葉來了。”吳姐正要寒暄幾句,但看到跟在葉流觴身后的柳無依,又止了口:“欸,她是?”
“她是柳課長,和我一般都是潛行什的長官。”葉流觴站在兩人之間比劃:“柳課長,這是吳姐,采石場的管事。”
“吳管事,初次見面,多多關照。”柳無依客氣的向她行了個禮。
吳姐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爽朗一笑:“哎喲,吳姐可不興這些,既然是潛行什的課長那便是小葉的隊友了,吳姐我托大,我喚你一聲小柳,你就隨小葉喚我吳姐吧。”
“吳姐。”柳無依再次行了個禮。
“還是先別寒暄了,吳姐今日傳話于我可是有好消息?”葉流觴插了一口。
“你不說我都忘了,瞧,被小柳這么一通。”吳姐后知后覺回過神來,隨后轉身回到營帳內,片刻后拿著一塊硬邦邦的東西出來。
初見那東西葉流觴便有些按捺不住心底的驚喜,東西的質地似乎是土質,但又異常堅硬,細看之下還能看到不少細密的石塊與沙土,粗看以為是個石頭,但其實是石頭與沙礫粘合起來的東西。
柳無依仔細打量一番,喜笑顏開:“看起來像林府黏合鵝卵石地磚的東西。”
“吳姐,這是!”葉流觴也明白過來,吳姐真的配出能夠把石頭粘合起來的東西?
“小柳果真也像小葉這般聰慧。”吳姐自豪的揚起下巴:“沒錯,就是吳姐這個月折騰出來的東西,用河泥石子沙礫加石灰混合,真把小石頭黏在一起了。”
“吳姐,你說的可是真的,這能過水?”葉流觴激動的接過那個“石頭”左右端詳。
“就是因著過水了吳姐才發現這玩意過水后干了才緊實,夯實是不成的,夯實太慢,且黏性低,壓力過大還會碎,但過水后你猜怎么著?”吳姐賣了個關子,在兩位大姑娘激動期待的眼神下才緩緩解開了謎底。
“前幾日我把夯的最實的一塊放水里泡了,沒想到改日拿出來一瞧,外頭的一層竟然像融合了一般,看起來像糊了一層濕泥似的。我就尋思著,糊墻不正是得用濕泥?濕泥糊墻干了照樣黏的緊。我就猜這東西風干以后會怎樣,果真如我想的那般,干了以后梆硬。”
“之后我便干脆換個思路,不夯實了,直接加水混,且看這東西能不能成,你別說還真成了。吳姐試過用越細密的沙子石子越緊實,如果大塊就容易裂。”
吳姐手舞足蹈的述說著試驗的成果,即便一片漆黑也能看到她的雙眼泛起的點點星光。這個月她沒日沒夜的琢磨這個土,不知是相信葉流觴還是也想爭一口氣,為此特意請教了工匠有關土質的學問,夜以繼日的調整配比,雖然很累,但最后也算有所得。
“吳姐,真有你的。成品出來硬度如何?”
“還不知,不過我試過,黏起來也只是稍微的黏起來了,強度不高,如果用力擠壓還是很容易碎的,也比較脆,不能用于支撐重物。”吳姐略惋惜的說。
“能黏在一起就不錯了,此物最大的用途是補缺,用途大著呢。”柳無依似乎發現了商機:“依我看建房修路都用得上,而且這個土不怕水,配上楔子采石法和水車,本朝的水利估摸著會是另一番景象。”
本朝興修水利都是挖好水渠就簡易的夯實土面,或許會鋪設一些石頭以減少滲透,有時候也會用陶管,但燒陶確實太昂貴了,有了這個可以在不用陶管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增加灌水量,以后大龍的農田或許真的會呈現另一番景象呢。
到那時農田無需一整日伺候,擺脫了人力,糧食的產量可以提高,也可以解放人力用于別的生產,而不是像如今這般勞力都困守在農田上,戰爭的時候還要登記每一個天元,把人當成棋子,密切留意前后方棋子的數量,說到底還是太依賴人力了。
吳姐也很贊成柳無依的說法,三人圍坐在篝火前大肆談論,探討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論和試驗方法,吳姐全部記錄下來,等談完時吳姐依舊興致盎然。
“以后這土便叫‘混合土’罷,畢竟是不同的土混合在一起的。”吳姐高興宣布,恨不得立刻開始做實驗。
“好名字,就叫混合土,那我們就先靜候吳姐佳音,對了,之前的石頭可有問題?”
“沒有問題,已然開采的差不多了,接下來你無需過來了,好好訓練,等來年竣工那日再來瞧瞧你吳姐監修的井渠罷。”
“那我們提前給吳姐道一聲恭喜。”
葉流觴和柳無依站在一起做了一個拜禮,吳姐也算她們的恩人,若沒有吳姐上報將軍楔子采石法,她們可能已經死了,加之混合土的事也是吳姐對她們的信任。畢竟誰會聽一個小輩耍耍嘴皮子,便一股腦的在那埋頭試驗?
“你們別光顧著給吳姐道喜了,吳姐我修好渠也就完事了,可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