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風起,衣發(fā)翻飛聲烈,鬢邊碧桃簪釵珠玉琳瑯,又聽身后所言,隨后緊抓了韁繩,盡軟紅十丈在目,試b亂花迷人眼,且教心怦,下一刻奔萬千春風,銀鞍白馬、颯踏流星6。
演至《群仙會》還是唱至《目連救母》7,人語歌闋,九重煙光,皆往后拋去。懷憐快意,仰倒歡笑,不由傾入周撫敬懷中,幾度片溫,其片片清香,引周撫敬低頭看去,一對長睫撲爍,而下秋波流眄,仿佛清光照徹。經(jīng)過來時的說書肆前,鼎沸中耳旁掠過說書者一句“……南風我知意,吹夢到西洲。”8
人去難逢,須不是神挑鬼弄9。他自問天命鬼神,走過y司泉路,遍尋故人頻仍又三春,如今相逢,是否還如夢中,畫也難成。直至再見到懷憐,她站在春日下,隨火光搖揚風中,身上有不熄的花焰,映照風華,他知她不會再離去,于撥燈也照不盡的冷夜里,留背影無聲云散煙消。
懷憐以天上帶來的美人茶作換了那一幅焚花圖,翌日午時于侍府外秉燭燒去了。昨日傍晚,侍遙聞說,那位周公子不肯千金萬金賣畫旁人,卻愿與一位nv子換畫花木,他尚不解此意,縱他驚才天縱,帝王家眼中,不過區(qū)區(qū)水墨,而擅書者天下何其多。他殿下風光,與生俱來的出身與官職,無限榮華富貴,世間雙全易如拾芥,竟拿他的畫來討nv子歡心,當真孟浪輕浮。不由艴然心氣,香中經(jīng)文不能按,一夜未消。
于是侍遙繼聞《懸春焚花圖》被焚一事,匆身來到府外,已來不及攔下,所見化一地青灰塵屑散飛空中。觀圍當中,有人認出此是昨日那一幅所謂和璧隋珠之作,而那名焚畫nv子正是與周公子換畫的人,卻不知緣何、又膽敢于畫家府上這般決絕。
昨日周撫敬策馬回到宅園,侍家小廝還未將丹青送至。而園中只輦夫一人,見公子帶馬攜客,認得新馬與舊人。昔莊周夢蝶,實為清醒記,其舊人栩栩然胡蝶也10,媲如此故,卻公子癡愚,是非到頭皆空,常夜半夢回,枕上喚“懷憐”之名,原只是一晌清夢,被世外的雨澆透,點滴連檐,于是醒罷樓閣,惺忪方覺已夜去天曉,窗外正潺潺。輦夫卻也未言語其他,不過了然,牽馬往去后院,已是,手中拿了一只提盒,懷憐隨他走至庭院中的四方廳。
「煿金煑玉、玉灌肺、煎魚脯,此是在下今日的晝食,又命司膳做了玉屑糕與豆蔻熟水。」周撫敬自烏漆八方食盒里取出盤碗箸匙,邀懷憐同嘗。
靜謐的庭院中,唯碗箸輕擊,作碎玉聲。周撫敬抬頭望向廳外,游廊上已換了嘉綠,投下姍姍的花蔭。
「從前有仙神下界,遍嘗人間至味,習得江南一帶以綠萼華入酒。翌年冬雪,白發(fā)仙神挑花作酒,一路尋至不周,用來年的梅花酒相換。來年伏暑,那位老仙神果真帶了他釀好的酒來,我喝了一杯,雖香卻苦,醉眠花下方一日夢醒。」懷憐憶起仙神之音,當時傾慕,不知人間味道,今得償所愿,也成了尋常。
周撫敬聞言,軒渠笑悅,心有盈盈。他只知懷憐去了天上,卻不知她憂樂,常妄至怔仲,此際聆聽,天上清歡,方落定一顆心,輪到他落下一行清淚。
12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八·花木門》。
13莊子《莊子·外篇·知北游》。
14耿仙芝《句》:「淺水短蕪調馬地,淡云微雨養(yǎng)花天。」
15《山海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東方曰折,來風曰俊,處東極以出入風。」
16南朝《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17王弼《周易注》。
18白居易《訪陶公舊宅》:「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