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過雨期,夜上總會添些雨。
晚風吹來,稀稀拉拉的雨聲悄然落下,形成夜色的幕客,明顯不過的雨絲變得龐大,不知何時才能下完。
幕客作為夜色臨時的伴兒,并不急著走,待著待著就下起了大雨。
關好的窗牖滲透進一絲涼雨的涼意,混著雨水,從窗欞紙流下,從里頭看去,盡是看盡了雨夜的急狂。
油燈燃了有一些時候了,燈光照來,人的人影映在窗戶墻壁上,側去的窗口窗紙有著明,露出來了雨水原本的張牙舞爪。
雨水順著不易打濕破去的窗紙流下,幾股段來便是讓人知道這雨,是真的下大了。
曲敬悠還是沒有醒來,全然保持著沒動她的痕跡,都在他懷里暈去。
宋溪澤在這幽夜,無意看向燈臺,當忘了懷里有人,他總能想到年少時的往事,更有當起探花郎的事。
想起幾日前的一封書信,由人送來,要他親啟。
他看著字樣,仿佛看見了這人碾墨,臨時抱佛腳欲想寫好,以至于字都帶了人的僵硬。
字隨心,更隨人。
想什么都會有點樣,更別提是刻意的寫來。
在這些人里,除了他天天沾文墨字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余人幼時是貪玩,多些頑劣根性,可到了一處改了不少,現已經是分道揚鑣,雖為了前程各自身不由己,可都會寄來書信一兩封以表友好。
“望謹約親啟?!?
——拆開書信,便是開頭的這么一句問好。
“多到方時恨舊淚,徒增不樂,已知不似少時活躍。”
“爬山涉水,在溪流累愁,所見之處確是一幅好風景,憶起年少事,提筆幾處,書信一封?!?
“若到江南好時節,你我之友共聊二兩事,知樂知性,便是我之樂?!?
“還望再見當年人輕言重?!?
“言已盡,勿念?!?
只是在普通的山水,想到了并不普通的事。
那時年少不知事,心中總是自負。
一聯景,再憶友。
有所觸景生情,索性就當起了容易傷懷的人,主動寄信說起了少事。
信中沒有提及是誰想到了他從而來往書信,但字已經深進腦中,想都能想得出來是誰。
宋溪澤是不會笑字的僵持,他是看得出來這人的意思,知道他多看字樣,為了情誼也會認真下筆,卻奈不過墨跡透人意,反而不好。
聚少離多,遠不足年少不出門都被人惱。
這些字收著,想必是要去見見他們了。
燈火熄滅,宋溪澤不等人醒就抱起她離座,帶著人去往書房的里屋。
沒醒就沒醒,他要是不給她走,都會故意操軟她的腿。
任她哭,任她不愿還不是要留著。
也不差這一次。
[公子還是要說句實在話,古人不會連名帶姓叫人,如果有,那要知道何為指、名、道、姓,這一般是無禮行為。
古代隨流父姓,問人名是要尊問,連名帶姓是為無禮,以現在的認法可以簡稱:我管你爹是誰,你又哪位,我就是要點名道姓的叫你。
都指名道姓了,不尊重人,已經無禮。
不用說在公開場合了。
小說要見有…也是小說,不必注重了。
公子只是把知道的釋意出來,不是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