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亢的媚叫傳出來時夏小秋尷尬得垂頭,只面前這位太后的心腹何安見慣大風大浪,此等尷尬情境也未多抬一下眼皮。夏小秋一開始也是個有志向的,師傅去領刑還當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結果一下午過去他是額汗抹了又抹,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天真。他知道陛下在里頭辦事兒攪擾不得,故而一下午能擋的外人都擋了回去,最好是太極殿門都別進,只有這何大監道來傳太后口諭,請陛下往鳳儀殿議事。這下夏小秋可是沒法兒攔了,又不敢在這關頭上往里闖,可謂前是刀山后有火海。何安進來就聽到里頭折騰出的動靜,明白夏小秋站著好一會兒沒敢去通傳的顧慮,并不為難他,只道:“陛下既有要事,太皇太后那邊稍遲片刻也無妨。對了,里頭是哪位娘子在?”“謝您體諒。里頭是姜貴嬪在呢,娘子午時過來的,現下都申時了,還在侍奉著,陛下實在青睞貴嬪。”何安看了眼這一問就什么都往外倒的小太監,笑笑沒說話,繼續垂手肅立著等候傳喚。她躺在桌面上,雙腿無力地懸掛在外,眼前迷蒙了許久才看清頂上橫亙的木梁。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她的余光,是姬衍靠了過來。他小幅抬起手,似想抓住她或抱起她,卻最終又放下。兩廂沉默之時外頭再次響起敲門聲。“篤篤——”“陛下,何大監來傳,太后請您到鳳儀殿議事。”“問問他,皇祖母可有說是何事。”姜晞看他轉過頭去,本欲又拿自己的小衣擦龍根,不知想到了什么停了手,改掏出了帕子。“你明明身上帶了帕子,為什么總是糟踐我的小衣?”
“回陛下,何公公說不知鳳意,只是秘書中散李彥此時也在鳳儀殿。”她扁著嘴正想控訴,下一瞬就準確捕捉外頭說的名字。李彥。名臣李彥,在大歷一朝位極人臣,姬衍后期分定姓族時原只定出士族甲門為“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但就因為他位高權重,硬生生將自己所在的“隴西李氏”拉至與四姓并列的高度,成為世所公認的第五姓,隴西李也是自他起擠入一流豪望之列。他最著名的政績,就是向姜太后和姬衍提議實行的“叁長制”,成為大歷改制所推行的核心政策之一,同另一核心政策“均田制”一起帶給中原大地不可估量的影響。姜晞有些吃驚,但看姬衍自顧自地理著衣裳,神色卻無太大波動。她試探道:“陛下……今年是大歷四年。”叁長制正式頒令是在大歷六年,但提出卻遠早于這個時間,因為原本的宗主督護制牽涉到太多大周貴族的利益,且怕貿然改動讓百姓懷疑朝廷意圖盤剝加劇民變,所以叁長制提出后有好一段時間只是選取試點,再逐步推廣。算算日子,是到李彥說事兒的時候了。她會知道也實在是陪在姬衍身邊太久,他幾乎一輩子就在為兩件事忙,一是改革穩固pi股底下的皇位,二是南征實現一統天下的大夢。每次有新令要推行他都會很晚才回寢殿,臭著張臉經常她說話奉茶也不搭理,睡下的時候眉頭都是緊皺的。一來二去的她也不想再貼這冷pi股,他再怎么晚歸都躺在床上裝死,別指望她還能起身伺候他就寢。不過姬衍也有點神經,她的失禮不大計較,但有時候在王公大臣那生了火氣,又找不到由頭發落,躺下來想來想去都不舒服就會把她搖醒讓她聽他罵這幫不知好歹的東西。姜晞深明一起在背后罵人是最容易拉近兩人關系的方式,雖然聽起來不道德,但她還是忍著哈欠大加附和:“真的嗎?這人竟如此不識好歹,真是委屈陛下顧全大局了”、“陛下做得對,就該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叁十廷杖都打少了”、“別看這老不死朝堂上義正詞嚴,我聽人說他六十大壽那天還新納了叁個十六的小妾呢”。哄得姬衍每次都能在她這心滿意足地入眠,第二天珍寶流水似的往這送。